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手机版登录

资讯周报(1.15-1.21)

发布时间:2024-01-23 09:33

来源:

点击量:

本周看点




习近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


李强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并发表特别致辞


国办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 


张国清:加快推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国务院国资委:推动中央企业做好提质增效开局起步工作,努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五部门: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效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


国家发改委: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审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


工信部:扩大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范围


五部门联合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


证监会:将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上交所明确科创板上市公司适用《纪律处分实施标准》,将核心技术人员纳入相关监管对象


国家统计局:2023年规上工业发电量8.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


交通运输部:2023年12月中国运输生产指数保持恢复发展态势


商务部:2023年建材家居卖场销售额上涨33.54%




IDC:到2027年,中国智慧城市ICT市场投资规模将达到11,858.7亿元人民币


中指研究院:未来5年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预计带动10万亿元投资


机构:2023年全国工程机械开工率为58.57%


泽平宏观:解读2023年经济数据——经济修复,结构分化


泽平宏观:中性情景下2024年预计供需整体仍将双向略微收窄,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5.3%


开年后多家房企债务重整取得进展,业内预计行业风险出清将加速


01
政策要闻





习近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16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我们要坚定自信,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习近平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李强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并发表特别致辞

1月16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并发表特别致辞。李强表示,本次年会以“重建信任”为主题,非常契合人们的关切。信任建立在我们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憧憬并愿意为之共同努力的基础之上。李强就重建信任、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更好汇聚世界经济增长合力。二是加强国际产业分工协作,坚定不移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切实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三是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携手打造开放、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打破制约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四是加强绿色发展合作,破除各种绿色壁垒,共同推进绿色转型,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五是加强南北合作、南南合作,全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弥合发展鸿沟,着力建设普惠包容的世界经济。


国办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了4个方面26项举措。一是发展民生事业,解决急难愁盼。引导餐饮企业、养老机构等开展老年助餐服务。拓展居家助老服务,发展社区便民服务,引导老年日用产品实体店合理布局,发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优化老年健康服务,加强综合医院、中医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推进医养结合。加大养老机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升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能力。二是扩大产品供给,提升质量水平。发挥国有企业引领示范作用和民营经济生力军作用。推进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布局10个左右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区。提升行业组织效能,支持组建产业合作平台或联合体。推动品牌化发展,培育银发经济领域龙头企业。开展高标准领航行动,在养老服务、适老化改造等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三是聚焦多样化需求,培育潜力产业。强化老年用品创新,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大力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抗衰老产业,推动生物技术与延缓老年病深度融合,开发老年病早期筛查产品和服务。丰富发展养老金融产品,加强养老金融产品研发与健康、养老照护等服务衔接。组建覆盖全国的旅居养老产业合作平台,培育旅居养老目的地。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开展数字适老化能力提升工程。四是强化要素保障,优化发展环境。围绕康复辅助器具、智慧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谋划一批前瞻性、战略性科技攻关项目。保障养老服务设施和银发经济产业用地需求,支持利用存量场所改建养老服务设施。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银发经济产业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数据要素支撑,依法严厉打击涉老诈骗行为。


张国清:加快推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近日在山东调研安全生产、国企改革、市场监管等有关工作。13日至15日,张国清在济南市和烟台市,先后来到浪潮集团、济南二机床集团、中石化济南分公司、万华化学集团和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走进制造车间、生产指挥控制中心和大型设备装置运行现场,详细了解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情况,现场检查安全生产工作。他指出,国有企业要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紧紧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健全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大激发企业发展动力活力,做强做优主业。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国有企业强化科技创新、优化布局结构,更好服务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保障能源资源安全等国家战略。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把安全责任措施落实到具体场景、具体岗位、具体人员,夯实企业安全发展基础。


国务院国资委:推动中央企业做好提质增效开局起步工作,努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推动中央企业做好提质增效开局起步工作,努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硬道理,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紧盯年度目标,下好先手棋,抓早、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狠抓提升经营效益,切实改善预期、提振信心,更好发挥稳定器、压舱石作用。要加强市场形势研判,紧密跟踪市场变化,密切关注价格走势,根据行业和企业特点,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抢占市场先机。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加大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等领域的投入力度,在算好“经济账”的同时,算好社会、民生等方面的“综合账”,提升综合保障能力,更好展现担当作为。要强化考核引导作用,构建精准高效、规范有序的收入分配机制,推动中长期激励科学有效落地。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研判,健全合规管理长效机制,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五部门: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效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5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的指导意见》。围绕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点线面提升、提升质量基础设施对建圈强链的支撑性、强化质量政策激励约束作用3大方面部署了11项重点工作,绘制质量图谱和质量问题清单、重点攻关项目清单、质量政策工具清单。到2025年,遴选建设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10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25个,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1500个。建立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50个、国家标准验证点50个,建设质量认证示范区50个、国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20个,规划建设国家数字标准馆(全球标准数据中心)。培育建设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基地60个、缺陷产品调查协作基地10个、国家和区域服务质量监测评价中心30个。



国家发改委: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审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袁达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做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工作。一是健全完善评估机制。在总结近两年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工作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强化评估的要求,明确评估范围,完善评估流程,科学精准评估包括非经济性政策在内的政策影响,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二是全面稳慎评估政策效应。从严从细把关各项政策对经济总量和结构、供给和需求、行业和区域、就业和预期等的影响,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审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全面精准分析系列政策的叠加效应,进一步强化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切实防范合成谬误。三是强化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一致性。推动相关部门科学研判形势变化,抓好政策出台窗口期;切实强化预期管理,充分征求意见建议,合理设置政策过渡期,确保各项工作充分衔接、有序推进;加强政策实施过程中潜在风险的分析研判,防止层层加码、一刀切等问题,促进政策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



工信部:扩大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范围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产融合作,与金融管理部门加强协作配合。扩大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范围,举办院校、园区等科技成果转化专场路演。持续开展细分领域硬科技属性评价标准建设和评价工作。聚焦生物制造、人工智能、内河船舶、低空经济等领域挖掘早期硬科技项目,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产业资本接续投入,同时继续联合证券交易所做好企业上市培育工作,畅通资本退出渠道,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进一步良性循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五部门联合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期为2024—2026年。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统筹谋划、循序建设”的原则,建成一批架构相同、标准统一、业务互通、安全可靠的城市级应用试点项目,推动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和云控基础平台建设,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架构设计和多种场景应用,形成统一的车路协同技术标准与测试评价体系,健全道路交通安全保障能力,促进规模化示范应用和新型商业模式探索,大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发展。



证监会:将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证监会综合业务司主要负责人周小舟1月19日在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将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坚持注册制改革3原则,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坚持注册制的基本架构和基本制度安排,依法全面加强从严监管,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注册制改革本身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完善的过程。我们将密切跟踪分析注册制实施效果,动态开展制度评估,认真倾听市场声音,不断优化制度安排,推动建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局。”周小舟称。



上交所明确科创板上市公司适用《纪律处分实施标准》,将核心技术人员纳入相关监管对象

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0号——纪律处分实施标准(2024年1月修订)》。新增科创板公司违规处理标准。明确科创板上市公司适用《纪律处分实施标准》,将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纳入相关监管对象,并重点明确了红筹企业重大非关联交易及关联交易违规、红筹企业存托凭证相关信息披露违规、科创属性相关事项信息披露违规、表决权差异安排违规、违反科创板特别规定的股票买卖行为等处理标准。




02
行业动态



国家统计局:2023年规上工业发电量8.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82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增速比11月份放缓0.4个百分点,日均发电267.4亿千瓦时。2023年,规上工业发电量8.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分品种看,12月份,规上工业火电增速加快,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回落,核电降幅扩大。其中,火电增长9.3%,增速比11月份加快3.0个百分点;水电增长2.5%,增速比11月份回落2.9个百分点;核电下降4.2%,降幅比11月份扩大1.8个百分点;风电增长7.4%,增速比11月份回落19.2个百分点;太阳能发电增长17.2%,增速比11月份回落18.2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部:2023年12月中国运输生产指数保持恢复发展态势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19日发布中国运输生产指数,数据显示,202312月我国运输生产保持恢复发展态势。中国运输生产指数CTSI176.9点,同比增长25.3%。分结构看,CTSI货运指数为204.2点,同比增长8.1%。货运指数连续5个月保持在8%以上的较快增长区间,货运需求持续增加。CTSI客运指数为102.4点,同比增长102.9%。人员流动更加活跃,总体平稳有序。


商务部:2023年建材家居卖场销售额上涨33.54%

1月15日,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立项、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共同发布2023年12月建材家居终端卖场的景气度指数BHI。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12月销售额为1290.82亿元,环比下跌2.17%,同比上涨79.72%;2023年全年累计销售额为15505.39亿元,同比上涨33.54%。12月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销售额为1290.82亿元,创历年新高,也显示了我国建材家居行业发展仍然韧性十足。


IDC:到2027年,中国智慧城市ICT市场投资规模将达到11,858.7亿元人民币

IDC于近日发布了《中国智慧城市市场预测,2023-2027》报告,基于对中国智慧城市市场的长期跟踪与研究,给出了2023至2027年中国智慧城市的市场规模预测与分析。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智慧城市ICT 市场投资规模为8,754.4 亿元人民币,其中基础设施及物联设备投入达到4,953.3 亿元人民币,占总体投入的56.6%;软件投入为2,207.2 亿元人民币,占总体投入的25.2%ICT 服务投入为1,594.0 亿元人民币,占总体投入的18.2%;较2022 年的市场投资规模有所提升。IDC 预计,到2027年,中国智慧城市ICT 市场投资规模将达到11,858.7亿元人民币,20232027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8.0%


中指研究院:未来5年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预计带动10万亿元投资

中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在18日举行的“国是论坛:2024年会”上表示,据其测算,三大工程之一的城中村改造将在未来5年中带动约10亿平方米的投资规模,会对房地产市场形成有效支撑,平均到每一年,其带来的住宅新增需求约有4400万平方米,占22个城市2022年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的18%。城中村改造在投资带动方面也会有实质性的作用,包括土地购置和建安投资,大约有10万亿元的规模。


机构:2023年全国工程机械开工率为58.57%

央视财经挖掘机指数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稳中向好。2023年,全国工程机械开工率为58.57%。从单月的数据情况来看,2023年春节以来,每个月开工率维持在60%左右。总体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具体工程机械设备数据来看,2023年,吊装设备平均开工率为73.03%,为各类设备之首,全年除一月之外,其余月份开工率均保持在70%以上。挖掘设备全年平均开工率为61.18%,排名第二,二季度、四季度分别形成开工小高峰。2023年,全国有17个省份挖掘机作业量同比增长。


泽平宏观:解读2023年经济数据——经济修复,结构分化

2023年GDP实际同比增长5.2%,四个季度分别为4.5%、6.3%、4.9%和5.2%。两年复合增速看,全年同比4.1%,四个季度分别为4.6%、3.3%、4.4%和4.0%。经济一季度脉冲式反弹回落后,呈现温和修复寻底态势。一是经济结构分化明显,新旧经济动能转换。服务消费拉动是2023年的亮点,第三产业和消费分别拉动GDP3.07和4.30个百分点。以新能源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增速较快。基建维持较高增速支撑经济,全年增长5.9%。出口受外需疲软拖累。房地产显著放缓,地方债务凸显。二是房地产着陆和地方化债是两大关键问题。房地产作为第一大支柱行业,房地产投资下行,影响着居民和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修复,“信心”问题。2023年房地产和民间投资分别为-9.6%和-0.4%。地方政府债务率上升,意味着募集资金将大量用于偿还债务。展望2024年,是经济温和修复的一年,有四点支撑:一是政策全面转向宽松,将稳增长放在更重要位置;二是财政发力,基建将成为托底经济的重要抓手;三是房地产投资迎来新动能,“三大工程”建设接力,缓和房地产投资疲软局面;四是出口从低迷转向企稳,主因是美国库存周期见底。


泽平宏观:中性情景下2024年预计供需整体仍将双向略微收窄,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5.3%

近日,泽平宏观发布2024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文章显示,中性情景下:2024年预计供需整体仍将双向略微收窄,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5.3%;新开工面积将低位徘徊,但考虑到2023年低基数,预计同比-8.2%;竣工面积在“保交楼”推动下,预计同比-2.5%;开发投资额受销售、融资复苏进度制约,预计同比-4.5%核心指标来看,2024年,宏观经济进入恢复通道,居民置业意愿有所恢复,叠加城中村改造如期推进,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或可实现筑底,销售绝对规模约10.6亿平;2024年房企新开工规模仍受新房销售恢复节奏慢、土地缩量、待售库存较多等因素制约,2024年新开工难改下行趋势,新开工绝对规模约8.7亿平;2024年“保交楼”政策继续发力、购房者对于现房的偏好提升等因素预计将继续对竣工形成一定支撑,竣工绝对规模约9.9亿平;新开工下降、施工过峰等因素或将继续制约建筑工程投资修复,近两年土地成交缩量态势未改,或导致土地购置费进一步下行,但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发力,202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约11.0万亿元。


03
企业动态



开年后多家房企债务重整取得进展,业内预计行业风险出清将加速

自房地产行业出现债务违约潮至今,不少出险房企在过去两年多的深度调整中自救,接连在债务重组方面取得重要进展。2024年开年仅半个月,先后有正荣、旭辉、奥园、龙光等多家房企披露了境外债务重组方面的阶段性进展,包括重组方案获法院批准、与债权人小组签署支持协议、给出较为成熟的债务重组方案等,且皆达成了不同程度的削债规模,基本均在40%以上。同期,部分房企的境内债务展期也得到有效推进。据中指院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富力、融创、奥园等少数房企基本完成境内外债券重组或展期;龙光、花样年、时代、碧桂园等房企基本完成境内债券展期,华夏幸福、当代、绿地等房企则基本完成境外债券展期或重组。业内预计,2024年,会有更多风险企业债务重组取得进展,房企风险出清将提速。不过,化债完成并不意味着成功上岸,面临仍未企稳的销售市场和未明显改善的融资环境,房企仍需要努力恢复自身的造血能力。克而瑞认为,债务重组完成之后,出险房企仍应以保交付为主要目标,积极营销、促进销售去化及现金回笼,修复基本盘,依靠销售回款提升自身“造血能力”,才能真正摆脱困境。



Baidu
sogou